防蚤金牌是否管用?(Does Catanddog's tag works?)
這是我最近為了求證台灣最近引進的防蚤金牌(Catanddog's tags),所找到的一些有關金牌功效的科學期刊。
[[文獻1]]
首先是1998年Jose Alberto Rodriquez教授在馬德里大學獸醫系提出的研究,此篇期刊的目的是要觀察防蚤金牌對於跳蚤(flea)和壁蝨(tick)的預防能力。
此研究的實驗方法將25隻狗區分成兩個群組,15隻帶上防蚤項圈的狗為實驗組(Treated),另外10隻未帶的為對照組(Non-Treated),並將狗狗限制在12m*15m面積的區域內,每天可自由活動3~4個小時,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實驗,並將兩個群組狗狗身上的跳蚤/壁蝨數量進行比較,實驗的第1/28/61天紀錄兩個群組狗狗身上的跳蚤/壁蝨數量。
Table 1顯示實驗的第一天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狗狗身上的平均跳蚤數量各為2800/2700隻,第28天各為466.7/2100隻,第61天各為333.3/1900隻。 (實驗和對照組第一天的平均跳蚤數量接近,因此兩組的實驗統計數據可互相比較,由統計數字可看出有帶防蚤項圈的實驗組,平均跳蚤數量有較顯著減少趨勢)
Table 2顯示實驗的第一天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狗狗身上的平均壁蝨數量各為6733/2200隻,第28天各為1467/4200隻,第61天各為0/2000隻。 (由於實驗組與對照組,從第一天開始平均壁蝨數量就差異太大,因此兩組數據互相比較較無參考價值,但仍可看出有帶防蚤項圈的實驗組身上的壁蝨數量大幅降低。)
以我個人讀完這篇文獻後,發覺有許多文字並未交代清楚,且實驗的初始條件就有很大問題,例如每隻狗所活動的區域內的跳蚤數量和密度都不同,那假設一開始某隻狗從頭到尾都沒有經過跳蚤氾濫的地方,又剛好是有帶防蚤項圈的實驗組,這樣數據當然是比較漂亮的。
再來不管是有沒有帶項圈的狗,從第1天到第61天其狗狗身上的平均跳蚤數都是呈現遞減,文獻並沒有針對這個結果做解釋,因此由這篇文獻看來,我對防蚤項圈的"防蚤能力"是有點懷疑的。
相較之下防蚤項圈針對壁蝨的驅除能力似乎還算顯著,我比較會相信它的"防蝨能力"。
[[文獻2]]
這篇期刊是由堪薩斯州立大學Michael W Dryden等人在2000年發表,收錄在Elsevier期刊中,此研究目的為衡量防蚤項圈趨除及預防跳蚤、抑制跳蚤產卵及卵孵化的能力。
此研究之實驗方法將六隻貓分為兩組,3隻貓帶上防蚤項圈;另外3隻貓則無,每隻貓皆被隔離在不銹鋼的籠內,並在每隻貓的身上投入各100隻的跳蚤,進行為期42天的觀察實驗。
另外為了探討防蚤項圈預防跳蚤的能力,也將兩組貓分別關在有400隻跳蚤,面積為8.53 m×4.36 m內的房間內3個小時,並比較兩組貓身上的跳蚤數量
由於Elsevier必須要付費才有權限閱讀文獻的完整內容,因此無法得知更細部的資訊,但原文作者在摘要中做了以下的結論:
"防蚤項圈在抑制跳蚤產卵、抑制卵孵化以及驅除跳蚤的能力並不顯著,此外關在有400隻跳蚤的房間3小時後,兩組貓身上的跳蚤數量並無差異。"
以上兩篇文獻都不約而同的顯示,防蚤項圈的防蚤能力還有待質疑,依照Catanddog's官網上對防蚤項圈運作原理的解釋,透過防蚤項圈晃動時與地球磁場作用,可以產生電磁波(Electromagnetic wave)以及標量波(Scalar wave)?!
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google一下"scalar wave"這個名詞,可以搜到非常有趣的結果,老實說我不認為這scalar wave有如此容易產生,再者如果要證明這防蚤項圈有效,Catanddog's應該要先提出電磁波和標量波對於跳蚤和壁蝨,真的會有驅逐的效果,產品的可性度會比較高。
很可惜的,不管是在科學佐證或是國外的論壇上,我目前找不到比較讓人信服的資訊或案例,但不得不說若能夠免除化學滴劑,而能夠達到防蚤/防蝨效果,會是獸醫界一大革命!
以上資料提供給狗/貓友參考,若有實際的使用經驗也歡迎分享!
►►►►The reference of this article:
http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pii/S0304401700003198
http://www.caninenaturalcures.co.uk/catandogstudy.pdf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